近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對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第十三屆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獎項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校(院)首次榮獲科研工作進步獎,充分展示了校(院)近年來科研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近兩年來,校(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校辦學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充分發揮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作用,推動科研工作提質增效,初步實現兩年打個“翻身仗”的目標。
一是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把準科研咨詢的正確方向。校(院)始終把學習研究、宣傳闡釋、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科研咨詢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務。在黨報黨刊發表宣傳闡釋文章,適時召開理論研討會,設立校(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專項研究課題,在《寧夏黨校學報》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欄,創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閱覽室和數據庫,在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方面精耕細作,不斷深化。
二是發揮制度導向作用,構建運行高效的體制機制。高質量的科研管理離不開科學的制度保障。校(院)注重加強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制定校(院)“十四五”科研發展規劃,修訂《優秀科研成果獎勵辦法》《校(院)<干部思想動態研究><調研咨詢專報>管理辦法》等十多項制度,新訂《科研項目配套經費管理辦法》等制度,構建起涵蓋計劃、運行、服務、考核等關鍵環節的科研咨詢管理體系;通過構建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建議進決策的教研咨一體化工作運行機制,切實提高教學、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提高決策咨詢服務的準確性、科學性。
三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切實發揮思想引領作用。加強思想引領,認真研究宣傳闡釋黨的思想理論,是黨校(行政學院)的重要職責。兩年來,校(院)堅持重大節點有聲音、重大問題亮觀點、重大時段搭平臺,加強與中央、自治區級黨報黨刊的合作,組織校(院)教研人員發表理論宣傳文章340篇。2020年,校(院)新成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充分發揮校(院)6個研究中心等平臺的作用,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進行跨學科、多視角的闡述和分析。
四是切實加強科學研究,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校(院)以科研項目為抓手,不斷提升教研人員科研能力和水平,在國家和自治區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中,采取“一對一、面對面、專業化”的輔導,在立項數量和成果質量上逐年提高;不斷改進優化系統內課題申報結項方式,校(院)基礎理論研究課題、智庫研究課題的研究水平逐年提高,專職教師均承擔不同層次的研究課題;對《寧夏黨校學報》進行改擴版,出臺柔性引進人才政策,邀請區內外著名學者擔任特邀編委,增加名家論壇,不斷提高辦刊水平;積極爭取主辦或承辦國際、全國、全區及校(院)系統學術活動,每年按“3個1”辦好各類理論研討會,提升研討質量。
五是精準服務決策咨詢,扎實推進新型智庫建設。黨校(行政學院)是黨委和政府的重要智庫,校(院)高度重視新型智庫建設,制定出臺相關制度,成立決策咨詢委員會,組建校(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室),負責組織開展智庫建設等各項工作。加強協作交流,進一步整合系統內外科研咨詢資源,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新機制。注重用好“兩支力量”,通過制度保障,充分調動教研人員和學員參與決策咨詢的積極性,著力打造有分量、有價值、有影響的決策咨詢研究報告,同時暢通智庫成果報送機制,精準服務寧夏發展。兩年來,向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報送決策咨詢報告59篇,其中29篇獲得自治區領導批示36次。
六是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切實落實人才強校戰略??蒲泄ぷ鞯膬灝惓煽冸x不開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素質科研隊伍。校(院)積極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渠道,采取崗位聘用、項目聘用和任務聘用等多種柔性引才方式,吸引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高、善于做科研咨詢的專家學者擔任特邀研究員和欄目特邀主持人,夯實科研咨詢理論功底。堅持“走出去”,選派200余人到國內外考察學習,推薦20人入選人才培養工程,提升科研咨詢能力。通過壓擔子、交任務、定目標,發現、培養一批銳意進取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形成科研咨詢后備力量。 |